園所訊息
必看!孩子鬧脾氣,當下講道理管用嗎? |
孩子鬧脾氣,當下只能大聲?一直講道理?以下教你,搞懂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,及如何與孩子溝通! 了解發脾氣的五個階段 1.生氣 生氣的舉動,例如:尖叫、亂丟東西,特別是怒氣一上來的時候…兒科心理學家發現,在兒童吼叫的大聲程度不輸給交通紊亂時所發出的喇叭聲。 2.生氣開始伴隨傷心 發脾氣的兩個階段:先生氣,然後傷心。醫師分析孩子崩潰時的影片,他們發現生氣和傷心,表現的方式,如:哭、嗚嗚、啜泣,是同時存在的,而我們通常只是注意到孩子爆發的情緒,醫師說:「可能你不會每次都看到,因為哭哭聲通常只會出現在一開始的時候,接著就一路崩潰到底了。」 3.怒氣逐漸下降 如果你仍看見孩子想發脾氣的跡象,一開始別急著緩和。先讓孩子自己平復情緒,生氣會讓孩子得不到安慰,如果孩子生氣,馬上就試著安撫他們,孩子會知道原來這招有效。 4.想要抱抱 風暴過後,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抱抱。當他們失去控制時,感到難受,事後當然需要一點鼓勵。因此,發脾氣過後,不妨給孩子一個擁抱、親吻,簡單的說一句:「噢~剛剛真是不好玩。」表示剛剛的事真的發生了,而且不好受,但現在都過去啦!而你的存在性遠比字句本身來的重要。 5.又是美好的一天 孩子揮別恐懼和轉換的情緒遠比大人快得多,所以,如果妳如果發現自己仍在氣頭上,孩子早已在一旁開心玩積木,別擔心,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! 發脾氣時,什麼策略「不管用」? 1.瘋狂地問為什麼 一個兩歲的孩子,在認知能力和語言方面仍在學習,還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情緒。所以,當孩子發脾氣時,你一直瘋狂地問他為什麼,只會讓事態延長,讓孩子難以負荷而已。 2.講道理 別對正在歇斯底里的孩子刻意地解釋,孩子發脾氣時,主要由大腦邊緣系統控管,這裡主掌情緒控制,負責推理的皮質層此時並不管用。所以說,這時候要講道理,當然很難發揮效果! 3.尖叫 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反應,即便換來的是不開心。請靜靜地數到十,深呼吸、提醒自己是大人,如果連大人也跟著發狂,對孩子可能會造成長期、難以揮別的陰影,據研究發現,如果大人越容易發脾氣、反應過度,他的小孩也越容易如此。 4.空泛的威脅 如果你作勢威脅「我要關掉電視了」、「下次我要限時間了」,下一次他還是會對你尖叫。所以,順著以下步驟:安靜、迅速、不帶情緒字眼地,尤其保持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關鍵,如果孩子知道他做什麼事會有什麼後果,就比較不敢犯了。 5.忽視 當孩子發脾氣時,是感到非常無助的,所以在他們感到最弱勢時忽略他們,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拋棄。因此,不妨用冷靜的口氣,說:「繼續吧!我會在這裡等到你冷靜為止。」這招目的是要控制孩子的脾氣,而不是忽略。 |